9 月 24 日中祥网,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内机器轰鸣、精英云集,2025 年山东省 “技能兴路” 职业技能大赛 “大汉杯” 先进制造竞赛正式启幕。这场由省机床通用机械工业协会与省国防机械电子工会联合主办的省级赛事,吸引全省 16 市 38 支代表队 103 名选手同台竞技,用精度与速度演绎新时代工匠风采。
作为赛事核心支撑力量,山东大汉智能科技以 “硬核实力” 护航赛事品质。企业不仅开放标准化智能车间作为实操考场,更亮出五轴加工中心、车铣复合机床等高端装备 —— 这些搭载 AI 大模型人机交互系统的设备,正是企业作为 “国家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 的技术结晶,精准考核选手数控编程、精密加工等实战能力。从设备调试到场地保障中祥网,全程专业服务获主办方高度认可。
展开剩余58%开幕式上的 “工匠学院” 揭牌仪式中祥网,成为赛事标志性亮点。山东省国防机械电子工会为山东大汉智能授牌,既是对企业人才培养成果的肯定,更标志着 “赛事选拔 + 系统培育” 人才模式的落地。“我们将依托学院打造‘理论 + 实操 + 见习’体系,结合 AR 远程诊断培训中心,加速数控技能人才成长。” 企业总经理的表态,呼应了其深耕多年的人才战略 —— 目前企业已自主培养省级技术能手 23 人,90 后项目经理占比达 67%。
赛场内的比拼同样紧扣产业脉搏。数控车工、铣工两大项目分设职工与学生组别,考题源自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真实场景,要求选手完成从编程到精度检测的全流程操作。“0.01 毫米的偏差就会导致试件报废,这和实际生产中的要求完全一致。” 裁判长杨琳的话,凸显了赛事 “以赛促用” 的导向。9 月 27 日赛事收官,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刘猛等 4 名选手分获各组别冠军,不少参赛领队坦言:“与高手过招,才看清技术升级的方向。”
从赛场到产业,这场赛事正是山东大汉智能 “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 三链融合战略的生动实践。企业用 71 项专利技术搭建竞技平台中祥网,以赛事发掘人才,借学院培育工匠,最终反哺产业升级。正如业内专家所言,“大汉杯” 的价值不止于奖项,更在于为山东制造锻造出一支 “能工巧匠 + 数字精英” 的生力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能。
发布于:山东省宏粤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